“安装接地线,螺丝要紧到位?!薄捌銮降氖焙颍敖ヂ?,平整度注意好?!?8日下午,安全员胡伟国穿梭在施工的不同段落,把好安全关。燕子矶新城综合管廊项目正加紧施工,计划于10月竣工,在今冬用电高峰前实现全市首段特高压线入廊送电。
?
从燕城大道进入吉祥街东延段,路南侧土坡上就是从燕子矶体育公园延伸过来的高压铁塔电网。随着新城的开发,架空高压线下地成为发展的必然。道路下方的综合管廊计划10月份竣工,为高压线入廊做准备。
?
该段地下管廊共分三舱,沿途出入口设计为地下两层。每天,胡伟国都要在管廊内上上下下,盯着每一处施工点位。从墙面抹平,到支架焊接、弱电通道安装等,每到一个点位,都要交代半天,督促抓好施工。有时,他还亲自上手,熟练地演示一番?!暗叵伦酆瞎芾仁前倌旯こ?,马虎不得?!焙肮?,虽然地下晒不到太阳,几圈下来,也是汗流浃背,“工程全长1180米,我每天在廊内步行至少2万步?!?/div>
?
记者来到最大的综合舱,舱内高度超过3.5米。抬头可见,喷淋设施、通信消防管线已布好,工人正站在架子上安装弱电桥架?!白酆喜沾?,除了弱电外,还会在水泥基坑处浇筑支撑墩,未来用于给水和中水管道安装。”施工单位中建八局一公司工作人员杨明明告诉记者,三舱管廊,综合舱与普通电力舱分居两侧,中间舱为特高压电力舱。特高压电力舱为南京首次尝试,此前江北新区入廊的为超高压输电线,而燕子矶新城采用的是特高压输电技术。如果将超高压线输电比作省道,特高压线输电就是“国道+高速公路”。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送,都需要特高压技术。
?
记者注意到,根据管线不同类型,舱内设置也不同,或承台或廊架或沟槽,通风、排水、消防,一个不少,高水平打造地下管线的“标间”。综合管廊在向西延伸时,形状从方形变成了圆形。原来,为了避免影响明外郭土城头,项目引入了国内最大管径的圆形顶管设备,以下穿方式,完成3个圆形舱与两侧方形舱的无缝衔接。
?
“目前智慧控制室已经在地下建好,设备安装好就可投入使用。”杨明明介绍,可视化的监控、智能化的感应,将提高地下管廊的运营维护能力。
?
燕子矶新城综合管廊是江南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,项目全长2.3公里,其中一期1.18公里。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,正在进行廊内机电设备安装以及清理工作,计划10月中下旬完成竣工验收,以保障冬季用电高峰前将特高压线入廊完成送电。
赞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