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誉为“生态系统风向标”的旗舰物种恢复,也意味着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中的动植物正在健康生长。在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及国家公园候选区内,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.9万种高等植物,?;ち?0%以上的国家重点?;ひ吧参镂镏旨捌淦芟⒌亍?/div>
世界自然?;ち丝萍嘉被嵛薄⒚拦铱蒲г涸菏克沟俜摇げɡ够锌厮担骸爸泄檬导市卸εぷ锒嘌陨ナ?,使自然走上恢复之路,造福民众和地球?!?/div>
?
国家公园自建设以来,始终重视以科技力量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护航。在本届论坛的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展区内,一件件用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新奇科技产品琳琅满目,吸引了许多与会人员驻足观赏。
?
“我们利用无人飞车等科技设备,以及面向自然生态监测和碳汇实时测量的地面智能终端,有效助力国家公园内的旗舰物种监测与?;??!北本┖娇蘸教齑笱奕讼低逞芯吭鹤芄こ淌ψC鹘樯芩?。
?
如今,在各地的国家公园内,处处可感受十足的“科技范儿”:四川通过建立大熊猫遗传数据平台,掌握了500余只大熊猫的DNA档案信息;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可对虎、豹、熊、猞猁等30多种动物进行AI识别分类;地处长江源头的格拉丹东冰川,监测方舱车可以将监测结果通过卫星传输,坐在家里就能看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是怎么形成的……
?
国家公园不仅是珍稀物种的“世外桃源”,也是周边民众享有的优质生态产品?!拔颐歉幼⒅卦诒;ぶ懈纳泼裆!惫刂九杆担巯赂鞯丶涌焱平躺头⒄?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积极开展特许经营、生态旅游、自然教育、游憩体验等。
?
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,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“特许经营”体制,通过培训当地牧民担任自然体验向导,拓宽增收致富渠道,同时探索“一户一岗”生态管护机制,累计有约2万名牧民从放牧者变身管护员,每年可获得2万元左右的固定收入。
?
国家公园的“生态红利”还将持续释放。本届论坛正式宣布,中国将稳妥有序推进设立黄河口、钱江源—百山祖、卡拉麦里等新的国家公园。
?
“国家公园的进一步发展和品牌打造,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绿色发展成果?!惫夜把芯吭涸撼ぬ菩∑剿怠?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