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关键要看市民是否喜欢。有时能听到大家真心夸这儿好,心里就很满足?!?/div>
2016年到2019年,北京市西城区共建62处口袋公园,占地11.49公顷。2019年末,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97.18%。
“文化层面的体悟让人们记忆更深刻。西城区文化底蕴深厚,我们十分注重历史文化?;ぃ颜庵衷厝谌肟诖暗慕ㄉ柚腥?。这也是一种让文化传承下去的方式?!蔽鞒乔傲致袒值匙槌稍薄⒌餮性蓖蹙硎?。
勾起独特的“城市记忆”
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的圳湖公园,一座亭子和一组雕塑令人印象深刻?!巴ぷ咏小荚赐ぁ?,取‘饮水思源’之意?!倍谒夤芾砭职旃腋惫沙ず紊偾斩约钦咚?。再往前,一组生动反映建设者劳作场景的雕塑进入视线,挑扁担、挥锄头、做测量、推小车……
一谈到圳湖公园,不得不提及东圳建库的历史?!敖ㄕ飧隹诖埃褪俏思湍畹背跸缺裁墙獾募栊?。”
当地素有“雨落仙游东西乡,水淹莆田南北洋”的说法。即木兰溪上游每逢下大雨,洪水就会灌入东西乡平原和南北两岸,对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。当时莆田县委、县人委经过初步勘测,决定在木兰溪最大支流延寿溪中游兴建东圳水库,让百姓免受洪水之灾。
1958年6月,工程开工。建设条件十分艰苦,没有机器,人们就用锄头、簸箕等简陋工具劈山挖土、截流筑坝,甚至肩挑手扛?!霸谀茄量痰奶跫拢ㄉ枵呋勾丛斐龆嘀痔岣吖ばУ募际醴椒?,测量数据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真是伟大!”何少钦感叹。
“水涨一寸,坝高一尺!”是口号,也是与洪水抢时间的真实写照。奋战22个月后,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在这一过程中,孕育出了“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”的东圳精神,而这段历史,也成为莆田人民建设家园的集体记忆。
如今,东圳水库已是一座集防洪、灌溉、生活工业供水、生态补水、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库,担负着莆田150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。公园结合地势修建了步道、小广场等设施,种植了枇杷、碧桃、紫叶李等乔木,满足附近居民观赏游玩需求。
如果说在圳湖公园可追寻60年前的记忆,那么在宋家香口袋公园,便是为了一睹千年古树的芳容。
宋家香是莆田仅存的一棵千年古荔枝树,也是国家一级?;す攀髅尽V坝捎谒闹芊课莼啡?,光照不足,通风不畅,古树生长受到严重影响,周围居民也很痛心?!拔颐亲隽舜罅啃鞴ぷ?,把古树附近的建筑全面拆除,回填种植土,并与宋家香的土壤进行衔接,让古树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。”莆田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许建泉说。
围绕古树,月季、香樟、鸡冠刺桐等品种搭配有序,配建了园路、座椅等设施。一座小巧精致的公园跃入眼帘。
“要想真正让人记住,口袋公园建设必须充分体现本地特色?!毙斫ㄈ硎?,无论是圳湖公园,还是宋家香口袋公园,具备基础功能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。有了它们,城市就有了记忆,莆田人记得住乡愁,外地游客也能了解这座城市的气质与精神。